<<返回 律所新闻
  • 2022年3月22日,本所余雨阳律师(贵州师范学院教授)应贵州大学的邀请,为“国培计划(2021)”—中小学幼儿园校(园)长“薪火计划”领导力提升培训项目小学骨干(后备)校长培训班做题为《学校教育中的风险防范与危机应对》的法律专题讲座。
  • 唯有真理的光照,才能学会谦卑 ,走出自我的偏狭,而自由而不放纵,独立而不狂狷,尽责而不懈怠。 ——罗翔
  • 《认知驱动》的作者周岭,一位心智探索者,其文章有知识、有深度,读起来接地气、极易懂,给人醍醐灌顶、受益匪浅之感;他的思考不慌张、不迎合,常被读者誉为一股清流。在微信公众号平均打开率为2%~5%的今天,其文章打开率始终保持在20%~30%,还被 “人民日报”官方微博等多家媒体争相转载,著有《认知觉醒》。本书是《认知觉醒》的延续,在其基础之上,通过“做成一件事”的心法和技法两部分内容,探索了如何通过创
  • “利己主义“,是一个在当今社会日渐流行的词汇,那么,何为“利己主义“?顾名思义就是只顾自己利益而不顾别人利益和集体利益的思想。其典型特征是:从极端自私的自我欲望和个人目的出发,不择手段地追逐名利、地位和享受。利己主义思想产生于私有制社会,有学者认为中国先秦时期的思想家杨朱“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”(言下之意:不为外物所扰,潇洒自在。哪怕是我稍微做点什么就会造福世界,但是我没想这么做的时候,谁也没法强
  • 心理学,作为一门近现代兴起的新兴学科,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,从对外的日常社交行为到对内的自我评定都受自我心理的影响。其实早在我国古代,先贤们就对心理学方面有过一定的思考。孔夫子所提“性相近,习相远”与先天和后天在心理发展中的作用相关,另外还有孟子的“性善论”,荀子的“性恶论”等都是先贤们对心理学探究及造诣方面的著名论断。但是受限于当时的整体环境与科学发展,先贤们对于心理学的探究还处于哲学思想的